在照看孙子的问题上被儿子批评埋怨,郑州市紫荆尚都小区一位75岁的老太太竟跳楼身亡,身后撇下了一对年仅1岁的孪生孙子和痛哭流涕、跪地忏悔的儿子、儿媳。昨日,本报A14版以《温和老太为何做出极端选择?》为题报道了这一惨剧,并试图探寻事件背后的深层因素。采访中,不少人认为,现在儿女把老人当成免费保姆,说话随意,相处中往往忽略他们的情绪和内心感受。(大河报7月5日)
可以说,人这一辈子都想盼着有个孙儿孙女;可以说,人们盼着的就是天伦之乐。但是当那一天来临之后,总会遇到一些婆媳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关键在于儿子如何当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如果儿子成为两头倒闲话的“碎嘴婆”,那就坏大事了。所以,结婚以后,如何扮演好儿子和丈夫的角色,是考验一个男人的责任担当和智慧;如果儿子不会充当受气布袋,父母就会遭殃,如果因为儿子的埋怨让老人忍无可忍跳楼,那岂止是悲剧?简直就是罪恶。
俗话说,自养儿,方知报母恩。但是,我们的某些年轻人只知道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儿女,根本不会去体贴父母的感受。有的年轻人过于娇贵儿女,宁愿花钱雇保姆看孩子,也不让有空的父母带孩子,好让老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有的年轻人由于经济原因,不但请不起保姆,而且也伤不起幼儿园,干脆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全方位保姆,并长期成为啃老族;有的年轻人,让位老人带孩子天经地义,不能让老人埋怨自己几句,两口子就要和老人闹别扭;有的年轻人既不想自己花钱找保姆又想让老人给自己省钱带孩子,还要不断地埋怨老人孩子带的不好,甚至埋怨老人把孩子磕着碰着了,甚至埋怨老人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凡此种种,这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不和谐之音;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年轻人应当学会如何当父母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这些老年人应当学会与时俱进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儿子没有学会如何当好儿子和丈夫的问题。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家庭问题日积月累就会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化解工作;所以,我们的城镇社区基层组织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如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解和化解家庭矛盾,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所以,社区基层组织有必要举办一些如何当父母之类的教育培训班。要让那些年轻的父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要学会科学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宠爱和溺爱孩子。年轻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宝,但绝不能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埋怨和自我发泄的出气筒。作为老人,也要充分理解孩子们年轻不懂事。因为古人说得好,子不孝父之过。子不教父之过。要知道他们身上的缺点和错误,与我们老人先前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原谅,又能怎样?如果老人们想不通,可以和同龄人在一起拉拉家常,交流一下各自的心得体会,借此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然而,千万别选择走极端的路,跳楼自杀,更是要不得。自己一了百了地走了,可孩子们呢?儿孙们不就要背负一辈子的精神枷锁吗?因此,不管有多大和多少怨气,也不要寻找极端的路。
意大利谚语中说:“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所以,作为母亲更应该把心胸放宽一些,再为难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孙儿孙女,即便真的不愿意再受气,也可以。但是,作为母亲的心空必须无限宽广;但是,作为父亲和母亲,一定要有远见卓识,不能一赌气成千古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话出自《孟子》。意思是,“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也就是说,要像尊重我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代圣人们所期待的,其实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所不断追求的。因此,作为子女,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子女和父母相互之间都能将心比心,就不会产生难以化解的矛盾;如果都把对方当做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儿子就不会无缘故地一直埋怨自己的父母。难道自己的父母换不知道心疼孙子和孙女吗?可以说,隔代亲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天性。所以,任何埋怨和责备都是对父母的不尊重。所以,做儿女的,必须学会和懂得尊重父母,必须知道心疼和理解自己的父母,必须知道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
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真的不容易,只有自己当了爷爷奶奶之后才能切身感受到其中的欢乐与痛苦,只有自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可能才会觉得自己先前做的许多事情对不起父母。然而,当自己失去父母的时候,所有的后悔药又有何用?关键是每个父母都要为自己的儿女当好第一任负责任的老师,要使孝敬老人成为良好的家风世代相传,不要让悲剧连绵不断。
作者:郭喜林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