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博士论文在网上走红,被称“最美味博士论文”。(12月4日人民网)
近几年但凡教育事件走红,很多都因为背后有争议。八角卤鸡肉博士论文走红,也循着这条路子。一些人质疑,卤鸡肉放八角调味,能做饭的都会,居然成了博士论文选题,博士论文岂可儿戏?进一步说,是否构成国家教育科研资源的浪费?
面对网上舆情,此论文指导老师陕西师范大学陈锦屏教授作出有力解释,相关专家也纷纷力挺。网上关于此事的看法也渐趋一致:选题是好的,很有研究价值。如今看来,“八角卤鸡肉博士论文走红”是件好事。这是一次难得的民众科研启蒙。
回过头来看此事的发酵过程,虽有部分“女博士不务正业”的杂音,但大多网友还是观望,背后是对高校研究机构科研进展的好奇,换句话说是想获得知情权。可大多科研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差太远,导致无法参与,只能从自己熟悉容易参与的介入,于是研究八角卤鸡肉的博士论文得到空前关注,于是研究网络会话中的“呵呵”功用的硕士论文引起网民大讨论。
所以,与其说“呵呵”硕士论文、“八角卤鸡肉”博士论文有争议,倒不如说背后有民众的真诉求。对“接底气”的学术论文予以空前关注,本身就说明民众对高校研究机构科研知情权甚至参与权的诉求。
其实这并非坏事。切不说民众是纳税人,是国家科研的服务对象,民众有知情权诉求,并能以某种形式参与国家科研,能倒逼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更接地气,更多关注研究选题的实用性,在民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想借助“空对空”“瞒天过海”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的可能性也会大为减少。
可能有些人会说,博士论文涉及高深研究,岂是寻常网民可以理解进而参与的?民众对国家科研的知情权、参与权价值何在?其实也未必,八角卤鸡肉博士论文已经辨明“有研究价值”,网友不是可以参与其中讨论?陈锦屏教授和有关专家的解释力挺网友不也能理解?关键是要用普通民众可以接受便于理解的语言解释复杂问题,态度端正了,从事研究对纳税人负责的意识有了,很多哪怕是高深的研究也能说的清楚,而且这本身就是对相关科研知识的公众启蒙,对激发社会支持科研大为裨益。
八角卤鸡肉博士论文网络走红,激辩之中此论文的价值得到认同。民众对高校研究机构科研知情权甚至参与权的诉求愈发彰显。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中的倒逼功效只会让占用大量教育、资金资源的科研更接地气。特别是,大而空的科研就免了吧,连大多老百姓都不懂的社科研究还是少些吧,不屑向纳税人解释选题价值的科研态度是该矫正了吧?占用大量资源的科研还是该更多面向社会吧?
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除外,很多研究都可以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如此可以规避很多学术浪费甚至腐败问题。
作者:程振伟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