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初二现象” 学校当有作为

2015-01-06 06:07:3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需要引起重视。而《报告》指出,我国寄宿留守儿童的4类需求未满足程度非常高,其中包括学习的辅导不足、生活相对单调、情感支持不足还有管理不到位等。(1月4日《中国广播网》)

  什么是“初二现象”?《报告》指出,初二年级的留守学生在学习以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包括上学迟到、逃学、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遇到问题没有人帮助、没有做完老师留的作业以及被老师惩罚比例都高于初二的非留守学生。

  无疑,“初二现象”的出现,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因素。但是,放任孩子“留守”,作为父母或许都有为了生计等不得已的苦衷,那么,做好青春期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任务就落到了学校的头上。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学校也应当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勇于承担起对留守孩子从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管理、教育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推脱。

  那么,面对“初二现象”,学校该当如何作为?

  首先,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青春期学生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且明显,也非常容易出现叛逆、疑惑、躁动还有焦虑心理,但这终究只是一种普遍现象,而每一位学生的青春期性格形成却都有各自不同的成因。所以学校首先应该从本校留守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校行政人员、到班主任、到所有任课教师、生活辅助人员等全体动员,深入了解每位寄宿留守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然后才能有所针对的制定相应的对策。

  其次,以情感人,关注每一位留守学生,这是消除“初二现象”的根本。每一位青春期的留守学生情感极其脆弱、敏感,这时就特别需要老师的关注来加强存在感。因此,学校应当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情感需求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他们的个体关注,时时刻刻表现出对他们的关爱,只有如此,才能使他们的心逐渐“融化”,融入班集体,融入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

  再次,重视心理辅导,学习要求次之。对大部分的青春期留守学生,不能一味地以比较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当特别重视他们的心理辅导,发现肯定他们的特长亮点,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方式上要提倡宽严相济、松紧适度,切忌正话反说、讽刺挖苦、触其逆鳞……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引导他们区分是非对错、明辨善恶正邪,从精神、行动上逐渐养成能控制自己的良好习惯。

  还有,要创造条件,加强家校沟通。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想方设法创造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平台,教育他们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无奈,理解父母,宽容父母,让学生、家庭、老师、学校通过情感交流真正升华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

  当然,要真正消除“初二现象”,学校还得从管理、生活、辅导等各方面多管齐下,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绝不是几个停留在纸面上的调研、方案、办法,几句口头上的关爱、努力就能做到的,这需要老师们付出绝大的耐心、高度的细心、涓涓的爱心、无尽的恒心才能终有所成,这是对学校、对老师们的极大考验。

  作者:周卫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